期刊刊名:文學前瞻 卷期:25期
篇名出版日期:2025年3月1日
作者:易鼎鈞
語言:Chinese
關鍵字:杜子春,受煉資格,烈士池,蕭洞玄
被點閱次數:0次
閱讀時間:0sec
摘要: 一個世代以來,關於〈杜子春〉的研究不衰,前輩論者主要循著〈杜子春〉故事的「試煉」、「思想」論證,鮮少有人注意,隨著故事演變,小說主角接受試煉的「資格」並不相同。面對「資格」問題,論者多僅判斷因為老人接濟,杜子春感恩轉念,乃用心於功德事業,盡贖前愆,造福鄉梓。如此解釋,若深入探討,尚有可議之處。第一,老人為達目的,豈能隨便找人相助?杜子春必有吸引老人的特質;第二,老人為何要三次餽贈金錢?難道僅僅是文學手法?餽贈金錢的目的,與小說要傳達的主題思想該如何關聯?第三,杜子春最後「造福鄉梓」該如何解釋?若試煉的目的,是要受試者「放棄執著」,「造福鄉梓」難道不是對世間有愛的表現?為什麼老人還是找了杜子春相助煉丹,且說杜子春的行為深得他心?以上三點,著重在〈杜子春〉「受煉資格」探討,是前輩論者論述較難圓融解說的問題。本文希望透過〈杜子春〉與其本事的受煉資格分析,重新檢討〈杜子春〉故事的幾個情節,對〈杜子春〉的主題意涵提出不同解釋。並且,整理〈烈士池〉、〈蕭洞玄〉兩篇〈杜子春〉故事本事,呈現〈杜子春〉對「受煉資格」刻劃的成熟。
[ 關閉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