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刊名: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 卷期:3卷1期
篇名出版日期:2007年6月1日
作者:李亞傑
語言:Chinese
關鍵字:商品符號消費,流行商品美學,設計趨勢,本土化,流行文化,cultural symbolic consumption,popular commodity aesthetics,design trend,localization,popular cultures
被點閱次數:10次
閱讀時間:93sec
摘要: 在後工業化過度物質消費的今天,消費商品設計對於人們的生活意義除了機能性基本設計訴求外,還必須包含具有「隱喻」的特殊消費符號異質性(heterogeneity)意義,讓消費者對商品產生文化識別與認同感。而由商品所散發出的文化符號內涵,其隱含的重要性甚至已超過物品本身的價值。正如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在其《物的體系》中提到:「物必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物」,這個概念闡明了符號消費的特徵。台灣的設計因深受歐美國家設計趨勢影響,導致設計趨向無論在取材或形式上總以歐美的風格為標準,忽略對自己的土地與文化投以關懷。近年來本土意識高漲、全球化經濟體系形成,以及大眾消費型態改變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台灣設計開始重新檢討過去移植式的設計方式,努力尋找可以突顯台灣特色的文化符號,讓台灣設計商品能夠傳達出新時代的商品內涵與價值。本研究從設計與社會的歷史演進切入,透過文獻分析的方式以「符號」的角度對商品符號消費的意義進行分析,並加以分析物品被符號消費化的過程,來探究符號消費成為二十一世紀新商品流行美學的原因,並整理出在商品符號消費和流行美學影響下所造成的當今台灣商業設計流行趨勢,提供作為設計研究者與設計工作者參考。最後提出一些設計工作者應如何因應今日設計趨勢的建議做為本文的結論,期望台灣設計工作者在面對越來越多因全球化而產生同質化設計風格的同時,能突破固有思維與自我省思,開發出具有台灣文化內涵的設計風格,為台灣設計開創出一片天。
[ 關閉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