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刊名:文學新鑰 卷期:18期
篇名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作者:陳明彪
語言:Chinese
關鍵字:王龍溪,大象義述,良知,心學易,程頤,Wang Longxi, "Daxiang Yishu",Conscience,Yi study through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Cheng Yi
被點閱次數:9次
閱讀時間:84sec
摘要: 王龍溪(1498-1583)是明代心學的高峰,也是明代心學易的代表。龍溪之學實以良知為本,《六經》為用,故《六經》退居為闡明良知的注腳,所謂「良知是貫串《六經》之樞紐,故曰﹕《六經》皆我注腳。」(〈水西精舍會語〉)順此而論,《易》的內容遂收縮為一良知而已,故曰﹕「《易》即良知也」(〈答季彭山龍鏡書〉)「《易》,心《易》也,以《易》為書則泥,是皆未明於大《易》之過也。」(〈易與天地准一章大旨〉)《易》為良知、為心《易》,可謂其易學的核心思想。在《王畿集》中,龍溪對於《六經》的引用以《易》為最大宗,他的易學觀點散見於各篇,比較集中且完整陳述的唯有〈大象義述〉。此篇對六十四卦各卦的〈大象〉逐一闡述,並少數引用、廣採或全引程頤《程傳》、朱熹《周易本義》的觀點來析論其中的義理,可見心學家雖反對程朱理學,但在易學的詮釋上,仍有不得不憑藉他們之處。因此,本文將一一比較龍溪與程頤、朱子的觀點,以見其繼承之處。此外,此篇多處融入良知解易,展現出心學易的特色,此特點也是本文大力著墨分析之處。心學解易雖展現出《易》之詮釋之諸多面向之一,然只取能為我所用者而解之,卻忽視大部份《易經》經傳之內容。此種主觀的解經法雖然精采,然也犯了忽略《易經》詮釋傳統之病,故文末簡略評述其詮釋的問題。
[ 關閉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