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刊名: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卷期:11期
篇名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作者:林秀珍
語言:Chinese
關鍵字:沈光文,臺灣圖像,全臺詩,Shien, Kwang-Wen,On impression of Taiwan,the Poems of Taiwanese
被點閱次數:0次
閱讀時間:0sec
摘要: 沈光文(1612-1688),字文開,號斯庵,浙江鄞縣(今寧波)人,被稱為「開臺文化祖師」是明朝末年時的一位官吏,對臺灣教育文化有很大的貢獻。明末時,與史可法共同抗清,後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隱居普陀山為僧。永暦帝立,因為他是明朝故相的後裔,於是召他出任太僕寺卿。一次,他從金門前往泉州的途中遇到颱風,漂流到臺灣,鄭成功禮遇他,並賜予田宅。鄭經嗣位,沈光文作賦諷刺政權,惹來殺身之禍,遂逃往大岡山、羅漢門等地,並在羅漢門(今高雄內門)出家為僧,之後,流離到目加溜灣社(今臺南善化),直到清人入臺,至此留在臺灣四十餘年,終老於此。沈光文離鄉去國,在他的詩文集中,滿懷亡國的愁悶與思鄉的心情。他得罪當權者,潛隱入山,教蕃育民並替人治病,而且創設台灣第一個漢語文言詩社-東吟社。本論文將從沈光文的詩文集作品中,分別從「思鄉離愁的慰藉」、「海角天涯的桃花源」、「物產生態的多樣」、「人文風俗的描繪」,以及「地理圖籍的記錄」,分析他建構清代的臺灣圖像。
[ 關閉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