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刊名:正修學報 卷期:27期
篇名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日
作者:蔡政男
語言:Chinese
關鍵字:共振,共鳴管,聲波,疏密波,演示教學,Resonance,Resonance tubes,Sound wave,Longitudinal wave,Demonstration
被點閱次數:2次
閱讀時間:202sec
摘要: 物理是一門基礎科學,在繁瑣的公式中,總是隱藏著一些淺而易懂的實驗。基於這個理念,本研究思考如何研發創新教具以供教學演示之用。聲音是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聽到的,但本研究讓學生用眼睛看到聲波的成形與狀況。聲音產生條件有二,第一為發音體必須迅速振動、第二須有傳遞聲音的介質。而水柱共鳴管實驗是介紹聲音傳送的主要實驗。此實驗通常用音叉產生聲音,藉由共鳴管來求取共鳴點,進而探討聲波。此實驗缺點有二,(1)一音叉僅能產生一個頻率、(2)因音叉的結構或敲擊音叉的力道不易控制,造成聲波音量不穩定,故容易產生實驗誤差,甚至導致錯誤。本研究用不同的方式展現出聲音傳送的物理現象,本實驗研發以函數產生器、一般家用音響的功率放大器和喇叭體取代傳統音叉,以作為可調控頻率和音量的聲波產生裝置。藉由調整頻率與音量,可將誤差降至0.5%以下。若將保麗龍球置於共鳴管內由聲波推動,進而讓聲音的波形得以視覺化,以利於實驗的觀測。並藉由理論公式的推算,觀察聲波在空氣管中的駐波共振現象,並驗證波速、頻率與波長之關係。
[ 關閉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