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刊名: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卷期:1卷1期
篇名出版日期:2006年11月1日
作者:張錫輝
語言:Chinese
關鍵字:游於藝,共同體,共通感,經典
被點閱次數:65次
閱讀時間:7381sec
摘要: 經典詮釋的問題在今日的台灣有其急迫性。此急迫性源於兩方面力量的交互作用,一是從清末持續至今的「意義危機」。經典詮釋另一急迫性的根源,可能來自於當代民主社會的發展。此一急迫性可分兩個層面說,一是庸俗大眾文化帶來的現象。二是台灣這個社會所形成的「怨恨的共同體」。解決此一危機的最佳方式是對經典加以追問。這個追問,在本質上不是問出一個客觀問題而已,而是必須在人的存有中進入追問的狀態。這個追問將我們導入了「游於藝」的探索。從志道、據德以致於依仁,皆是儒學中內聖成德之學,配之以六藝,可構成一整體之意義世界,那就是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者是一個整體。「游」是從容潛玩於藝,而這個「游」與「志道、據德、依仁」是同時進行的。事實上,「游於藝」的重要性正是建立於中國經典所欲陶養的君子,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既追尋內在德行之充盈,復尋求四體舒暢豐美,光輝外着的理想人格。朱子將「游於藝」與「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聯繫起來詮釋,使我們必須深思其中的意蘊。這個深思就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提供我們「共同性生活的規章制度和目的」的「共同體」。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者一體的生活實踐,培養共同體成員對於事物的「判斷力」,這種判斷力背後所聯繫的原則是通過日常事物,在一件件事件中建立一種「健全感覺」(一種「社會感」),我們依恃這種「健全感覺」處理我們與人的關係。詩和禮最後被歸結於樂,讓我們考慮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所建構的共同體,其實是一種「語言共同體」。因此我們可以說,經典教育意欲建立一種以詩禮為核心的「語言共同體」,並希望以此能夠改變當今台灣社會「怨恨的共同體」的現象。
[ 關閉視窗 ]